close

IMG_9628_结果_1  

我從小在苗栗南庄長大,一直到北上讀大學才離開,之後舉家遷移到鎮上,我在台北落地生根,但是我和家人一直非常難忘這個小時候的味道,當時媽媽總是在中秋節時會買地瓜餅和綠豆椪給幾個小孩吃,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,簡單卻是格外的好吃,而今樸實的地瓜餅卻隱含著對家鄉人事物的懷念,兒時的味道卻己成失落再也找不到它的身影,即使是各地老街,可能每個地方的老滋味都各有不同吧。

南庄的古早味除了地瓜餅,還有蜜豆綿綿冰,耶勾麵(肉羹麵),還有些老字號餅店,這是我最愛吃的。

那里的油就是有說不出的口感和香味,是寬扁那種,學生時代總是在放學或假日一定要去吃點才行,而今只有在過年回老家時會再回去那里,新的柏油路又寬又快速,兩旁還種了櫻花樹,過年時正是開花時節還蠻美的,然而進入南庄老街除了滿滿穿梭的人群,我已遍尋不到最初的感動和那種美味的想念,味道不但被稀釋,也已不再道地,完全是以營利為考量,目前街上流行的產品不是當年的東西,都是為了觀光客而開發出來的,桂花巷里的耶勾麵也已不是過去被拆除的舊巿場中那我熟悉的味道,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和記憶中不同,而今的南庄除了滿滿的觀光客及高額的售價,人事物已和昔日不同,有點遺憾變了調,曾經的美好卻已不再是悠閒單純的巷弄和學生時代的美食的天堂

 

這是我的母校,南庄國中,校門口種了好多櫻花樹,雖然已經人事已非,但回憶年少在這里三年的時光真美。

 IMG_1571  

 

我曾經自己做耶勾麵,但原料不同味道也不同,而今買到的麵條也不太一樣,我想我應是做不出那個味道了,應該就只能留在回憶中了,蜜豆冰這個夏天我會來試一下,要買大花豆,而現在街上幾乎沒人在賣了,好不容易買到味道淡,且有香蕉油的味道,我不太喜歡。

 

月光餅_结果           

**熱量成本僅供參考

 

目前只試出地瓜餅如下是比較像我小時候吃的: 

1. 地瓜內餡部份=》因內餡成團要比較固體團狀QQ的,不是軟軟水水的,軟軟不好包而且烤時會爆料,地瓜用蒸的會吸水,吸多水就要多補粉,為了讓地瓜比例高而不是吃粉,因此我是用微波大約6分/1200w, 地瓜用攪拌機配件刨成絲狀比較容易熟透=》地瓜絲灑少許水拌一拌上面蓋一張弄濕的廚房紙巾再蓋上蓋子,350g去皮生地瓜,出來水份會蒸發一點大約310g左右 =》壓成泥狀細度看個人,想吃細點就壓細些=》依序倒入其他材料,粉類最後分次倒入,地瓜泥成團不太秥手即可,粉不一定要全加完,不夠就略補一點,能成團QQ即可=》分割成10個搓圓。

芋頭微波會變硬可能不太適合,要再研究。

月光餅1_结果    

2. 外皮材料中筋麵粉入盆,再倒入其他材料混合光滑不秥手 =》分割成10個=》鬆馳30分以上 =》需蓋住以免變乾

月光餅_结果    

3. 組合

外皮分割成10個 =》桿外皮用桿麵棍放射狀把皮桿大(中間較厚,外圈薄,包起來才能二層皮厚度相近,因皮非常薄,若做不到就整片厚度一樣) =》放上內餡,因為皮很薄可能無法邊包邊拉大張,因此桿皮要桿的剛好夠大張 =》包起來收口捏合搓圓=》放在7.5cm 小圓模中壓平,沒用模也可以直接用手壓平 ,烘焙店有賣,一個$30多。 =》包的過程中,外皮和包好成品全程都要蓋住以免乾掉。  

月光餅8_结果      

=> 用叉子插些洞 =》用紅麴醬之類的點紅或者是色素點在表面,我是用筷子沾色點上去的=》入烤箱烤至上色180/150烤25-30分至上色

月光餅3_结果

烤的過程中會膨起來,所以底火不能大,會太過膨,若沒有上下火的,用160度視個人烤箱溫度=》烤好時取出翻面用手掌壓一壓讓面部平整=》放網架上放涼。 

月光餅4_结果      

  

備注:

1. 目前外面賣的黃金比例是=》皮/內餡=10/50g =》不想皮薄成這樣,我做的是10/40g,本來想皮這麼薄會不會不好操作,但這個皮雖薄但還是蠻好操作的,很好桿,包起來也不會破皮,這個比例皮成團較軟所以桿開延展度還不錯。

2. 大部份的配方粉類是全用鳯片粉,但這個粉味太重了蓋掉了地瓜味,吃起來並不喜歡,因此有混玉米粉.

3. 這種餅皮很薄料多,內餡如果太水的話,烤了會膨脹容易就爆漿。

我試過用蒸的如下,350g的生地瓜蒸會吸點水,我用一樣的粉下去,結果雖可成團,但很秥手是無法搓圓,必須不斷補粉或者麥芽糖,這樣粉或糖加太多,地瓜的比例會降低,且蓋住了地瓜天然的風味。

月光餅5_结果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